提到这个文物与博物馆学这个专业,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博物馆、甲骨文、陶瓷、以及考古拿出来的一系列的文物,这些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的财富,以及承载财富和发现财富的人与物。

专业简介
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于文化遗产、博物馆、文物收藏的兴趣逐渐增高,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专业很冷门,毕业生很难就业,其实并不是,实际上,在相比之下,该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前景是很不错的。
据统计,截至2015年底,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,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,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,以这个数量上看,对于工人员的需求可想而知。并且在博物馆的策划、设计、建设和管理等,对于人才的求,对于专业人员的担当也都是十分稀缺。此外,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化趋向越来越明显,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。
文物与博物馆学,简称“文博”专业,是涵盖了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专业,并且该专业与考古学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。该专业的研究涉及博物馆物品的陈列、考古学、文物保存、文物研究等问题。
有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专业的就业和考古学差不多,其实工作范围是差不多的,但是也是有自己的不同,考古学会涉及到野外调查、、探索、发掘等工作,而文物与博物馆学是更注重室内的工作的那种,除了学习考古相关的知识,还要着重学习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、博物馆设计初步、博物馆藏品管理、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等课程。
开设课程
学习文物与博物馆学都有哪些课程呢?
1、主干课程:博物馆学概论、博物馆陈列设计、博物馆藏品管理、博物馆经营管理、物质文化史、文化人类学、文物学概论、文物管理与法规、中国历史地理、古代工艺美术、民俗学、艺术史、考古学通论、文物与考古技术、文物保护基础等
2、主干学科:文物学、博物馆学、考古学、历史学
3、核心课程:文物学概论、博物馆学概论、博物馆实务、各主要门类文物概论、文物与考古技术、 文物保护管理、考古学通论、中国历史、世界历史
就业前景
该专业学生毕业后,可从事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、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、考古部门、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、旅游部门、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的文物陈列与保护、博物馆管理和研究;公安、海关、商检、拍卖典当、珠宝行等文物鉴定、评估和保护等工作。
报考专业的考生需要注意
文物与博物馆学对考生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,色盲考生报考该专业时,学校可不予录取。具体大家在报考的时候要看还报考院校的当年招生章程。 |